《地圖女孩 · 鯨魚男孩》— 以情意教學培育學生的心靈成長

精神健康 心靈啟迪

隨着社會的急劇變遷,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面對林林總總的心理問題和情感困擾,如何在學校課程中有效地引導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,是當前學校的重要課題。本校中文科六年級透過《地圖女孩 . 鯨魚男孩》兒童小説教學,設計切合高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課程,以情意教學的方式,引導學生探索自我、面對困境,關顧學生精神健康的發展。

 

題材切合 引發共鳴

《地圖女孩 . 鯨魚男孩》小説以平行時空展示方式,講述了兩位主角的校園生活。通過男女主角自身的成長歷程,配合多元學習任務,例如讀書會、與書中人對話等,引導學生探討了人際關係、親情、愛情等深層次的人生議題。這些主題正好切合高小青春期學生茫然與焦慮的內心世界。通過師生共讀、研讀、小組討論、角色扮演等互動方式,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內心世界,培養同理心和正面情感。

 

讀書會上 真情流露

我們組織的讀書會,老師擔任導讀角色,與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心靈交流。在親和互動的氛圍中,學生能夠更放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得到老師的耐心傾聽和適切指引,從而獲得心靈的撫慰和成長。這也是老師在前線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的一個最佳時機。

記得有一次,一位學生看到書中女主角張晴被郭品仲欺負,讓他感同身受。他在讀書會表示,曾經被同學排擠,心情很低落,思前想後都不知道自己哪裏做得不好,有一段日子不敢與同學太親近。老師得知他的情況,適時引導他抒發藏在心底裏的情緒,同時以開放式提問,帶領組員代入張晴、周邊的同學及郭品仲等人,用多元視角看整件事情。通過學生換位思考,引導學生反思,讓大家了解在社交上出現問題,自身的情緒和需要也不可忽視。由此可見,通過聊書,我們看到學生與組員探討主角與朋輩的關係,並結合自己的經歷,思考友情的價值和意義。

除此之外,學生分析書中人物之間的親情和愛情,並討論自己在現實生活中,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。在教師的引導下,學生不僅能夠增進對書中人物的理解,還能更好地認識和接納自己,培養正向的價值觀,提升抗壓、抗逆力。又例如老師刻意設計了一些討論問題:「如果你是女主角,你會原諒媽媽嗎?」「如果你是男主角,你會離開女主角而陪伴姐姐到美國治病嗎?」這些沒有既定答案或陷入兩難的問題,通過學生多角度的討論及回答,老師會加以梳理及追問,令整個課堂聊書的氣氛變得熾熱。老師的提問技巧協助學生多角度思考,亦會藉此培育學生「仁愛」、「孝親」等價值觀。老師在課堂上不斷提問,引導學生分別反思「與家人」、「與兄弟姊妹」、「與朋友」等關係的議題。不少學生在分享期間亦真情流露,相信是書中的人物及內容情節觸動了他們,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成長了。

 

多元任務 接納自我

多元化閱讀任務中,學生在「摺出我鯨魚」這個活動重新認識自己,探索自己。書中的「鯨魚」象徵着男主角的性格,而學生最後亦會在課堂摺出代表自己的「鯨魚」,當中學生需要發揮想像力,重新審視自己,然後在鯨魚身上寫出象徵自己的形容詞。學生通過分享,與同學、老師説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,老師在旁引導學生説出背後的想法,學生在沒有任何對錯,沒有任何批判的環境下暢所欲言,最後老師幫忙整理屬於該班的「鯨魚之海」,讓學生認識自己、欣賞自己、接納人人都很獨特。而最後安排的任務是「創意結局續寫」,我們發現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閱讀的成果,加以想像構思,寫出不一樣的情節。當中有部份是「大團圓結局」,亦有部份是「遺憾結尾」,無論怎樣的結局,都反映呈現了學生不一樣的想法和價值觀。透過校本工作紙設計及學習任務,學生潛移默化從書中人物身上學習到不同正向價值觀,例如感恩、堅毅等品格,學生更寫出對書中人的鼓勵及許願,其實以上種種的學習成果都化成了一點一滴的正能量,鼓勵着學生要活在當下,迎難而上。

總的來説,通過校本中文科兒童文學設計和校園讀書會活動,學生不僅能夠培養良好的文學素養,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情意教學的過程中,認識自我、探索人生,找到通往心靈成長的路徑。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健康成長,也讓學校洋溢關愛、正向氛圍,為學生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基礎。

備註:三位作者設計與實踐相關的「海中之龍 – 從小説啟發學生創意」作品,參加創意教師協會「龍年創意教學評審計劃」,獲得一等證書獎項。由於教學與設計內容非常切合小六甚或初中學生情意價值觀的培育,當學生面對青春期或是生活與友情、親情「愛」的疑惑時,讀書會及能心靈相交的教師啟發導引,將有助他們順利面對。因此,創意教師協會鼓勵作者進一步整理分享,並為文章提供評審匯報及交流錄影YouTube,好讓學界對主題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。https://youtu.be/33PZ_de6QHc 

 

 

 

*照片由供稿者提供